水墨四季(第5回)炒股配资平台开户
——当代中国画九人画展
序
夏日如梦,火红的七月,真让人兴奋。在这样的季节里,容易生成出无限的情愫,让艺术家热情奔放起来,运用手中的画笔尽情挥洒,放逐在用情而思,以思而作,才会有收获。
在京城通州,在宋庄艺术区小堡村,有一处方阵艺术空间,准备做一场“水墨四季”的画展,以水墨为名,借文心呈现万象,以雅集方式来成就有缘人彼此的欢颜,一期一会,自然开心,且定会有故事发生。
如今的画展,也成了艺术与观者彼此交流的纽带,在往昔的岁月里,历代文人喜欢聚会,喜欢雅玩,片刻间便留下诸多的诗文雅事,流传千去。自魏晋以来曾有兰亭、西园、玉山三大雅集,名扬天下。玉山雅集后,又出吴门、松江、虞山、娄东、金陵、扬州、海上等等艺术的时代与艺术的流派,也是因为有聚会才衍生了一个非常牛X的艺术史,在不同的时间里,中国艺术的文脉,灿烂如珠的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递风雅,当然是古代文人艺术家最愿意相守的精神道场,算得上一次又一次的艺术灵魂归宿,那些古画里的精彩,诗文里的韵致,引人入胜。古往今来,这种风尚时隐时现,是因为有人在意,有人追求方能契合生活信念,也正所谓:“缘起相遇,在艺术领域里书与画,诗与酒,茶与琴,都是历代文人艺术家相欢的一切乐事。”也是苏东坡所倡导的赏心乐事16件那般,旨在追求高尚,不着眼下,放眼未来,感同身受之后,定有收获。用一句时髦的话讲,“不如见一面。”
展开剩余90%此刻,由北京方阵艺术馆所策划的“水墨四季”画展,已经进入第5回,往事如烟,确在积累中渐好。今邀来当代中国画艺术家刘墨、徐岚、金心明、钮博、易峰、宋秦晋、党持纲、尤德民、李勇九人,齐聚一堂,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各具个人气质,意在此刻的荣光,共享其中。
画展,无非是观得笔墨意趣,在此交汇中,彼此慰藉于书画琴曲,茶酒诗怀,有雅玩兴致,激活性灵,与精神高畅中得于安娱,净心生境,温和生意,独享古意于当下,正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句)的一种情怀再现,在你我世界的闲逸时间里,或许就能非常地感觉到,雅玩的愉快,赏画的收益,审美与心灵的提升尽在玩的过程里,那些乐曲,那些轶事,那些茶香,还有彼此的观照,就会充满着意外的期许。当然,这样的机会不多,而在宋庄,在小堡,在方阵艺术空间这么一间不大的空间,确足以让此次“水墨四季”(第五回)雅集别有意义。
是为序。
2025年6月28日
子游于京城北塘
组织机构
|学术主持|
陈子游
|策展人|
王一迪
|策展助理|
庹馨予
|主办单位|
北京方阵艺术馆
|承办单位|
北京方阵文化
|支持单位|
子游派
|协办单位|
北京好图堂文化
|鸣谢单位|
北京新三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参展画家|
刘墨/徐岚/金心明/钮博/易峰
宋秦晋/党持纲/尤德民/李勇
参展画家
尤德民
尤德民,山东省高唐县人,美术学博士。先后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桂林中国画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先后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助教班。现为《中国书画》杂志社艺术中心主任、艺术总监。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山水画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尤德民 【山水系列之一】
45x34cm 2025
浅析20世纪山水画写生理念的转变
文/尤德民
20世纪山水画的变革,“写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这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在西方绘画影响下的结果。20世纪初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官方或民间的西式美术教育机构,但是画家接受西画训练并没有普及。再者,变革中国画的理念和方法也存在很大争议,很多人不接受甚至不承认西方绘画的价值,更勿谈借鉴和学习了。因此,山水画变革在20世纪初期是多种理念并存的。但是需要师法自然造化、进行写生却是一个共识。
20世纪通常意义上的“写生”,一般是指对西方风景画写生方式的学习和借鉴,因此是一种西画概念。它一方面为国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绘画方式,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画传统中“师造化”的回归。
一、传统型画家的“天人合一”写生理念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师造化”也包括写生的成分,画史中有对晚唐至五代时期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中对松树进行写生的记载,亦有黄公望在富春山和王履在华山写生的记载。20世纪初期,一批坚持传统价值观的画家们,为了变革山水画所进行的写生行为就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类型写生基本还是延续了传统山水画的价值体系,基本是主观的,作品从属于画家心中理想的山水世界,仍旧注重作品的可游、可居等图式标准。此外,作品的意境审美是出世的,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观在山水画中的体现。不过传统型写生却可以通过写生改变以晚清传统山水画为代表的那种刻板的程序和套路,使得作品灵活起来,加之晚清以来金石书法融入绘画,画面气韵十足。它是中国山水画在20世纪初期从传统自身进行变革的成果。比如齐白石通过早年的“五出五归”使得其山水画率先找到自己的风格,这有赖于他8年中行万里路和写生的经历,是一个完整的“师造化”样板。还有黄宾虹,通过多年的写生,积累画稿上万帧,后来又通过避居京城十年的提炼和升华,作品笔墨产生了质的蜕变,浑厚华滋、博大沉雄。
尤德民 【山水系列之二】
45x34cm 2025
二、中西融合型画家面向现实的写生理念
借鉴西式的对景写生法是20世纪山水画写生的主流,这种类型的写生方法是将中西方绘画艺术进行融合并取长补短,用中国画的笔墨进行写生(有时会先画速写)。这种写生方式和艺术理念一起被部分新兴文化精英所接受并推广。较早进行中西融合的实践者为岭南画家陈树人和高剑父、高奇峰兄弟。他们先后到日本留学,间接学习了西方绘画,其间所画的山石、植物等写生稿,非常具有西式写生的特点。后又有徐悲鸿、林风眠直接到欧洲留学,将纯正的西式绘画理念和写生方法带回国内。自此,西画的写生方法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中西融合法山水写生的特点是注重面对现实,表现当下的现实生活。此类型写生借鉴西方透视法,强调抓取景物的结构和造型,现场写生时注重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应该说,通过西式山水写生法所创作的具有中西融合性质的作品,结合中国20世纪的特殊国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并对山水画的现代转型发挥着积极作用。
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始终与救亡图存、为大众服务等现实性的主题息息相关。因此,擅长表现现实题材的,特别是侧重写实的写生方法更容易充分表现这些社会功能。比如高剑父的《东战场的烈焰》、黎雄才的《武汉防汛图卷》、李可染的《漓江揽胜》、石鲁的《转战陕北》等。这些作品在笔墨语言方面具有一定的写意性,但实质是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现代山水画,与齐白石、黄宾虹的山水画审美形态完全不同。
尤德民 【山水系列之三】
19x136cm 2025
三、“中国画改造运动”中传统型画家面向现实的写生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家文艺政策的影响,中国画改造运动开始,传统的中国画是否可以反映现实生活成为被怀疑的对象,中央美术学院甚至一度取消国画系,改为彩墨画系。传统派的山水画家们则组织起来到农村、工厂、水库或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尽管经常碰到“新瓶装旧酒”的情况,但是他们的写生观念从主观上却在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为:从题材上多是对着生活中的实景进行描摹,尽量在客观基础上进行取舍,作品具有比较强的生活气息。从艺术的形式语言方面则表现为用笔精细较为写实,画面造型严谨,笔墨较少有大开大合现象。比如陆俨少、胡佩衡、白雪石等画家,都有很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山水写生作品,像胡佩衡的桂林写生《画山》、白雪石的《月牙山》等都是传统笔墨语言表现现实题材的代表。
四、中西融合型画家写生中传统精神的回归
与此同时,使用西式写生法的中西融合型山水画家们,则尽量使自己的作品笔墨语言更加纯正,以增加作品深层次的可读性,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和题材的现实意义。并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移花接木式的大胆挪移,使得画面主观性进一步加强。李可染晚年特别注重作品的墨韵之美以增强作品的意境审美,以及传统山水画中“以大观小”法的应用,都是他将中西融合逐步推向深入的有益尝试。吴冠中虽然说出“笔墨等于零”这样“反传统”的话语,但是他却独对中国画的意境审美不懈追求,他曾经说:“……我之爱上形式美是通过了意境美的桥梁,并在形式美中发现了意境美的心脏。”由此可以看出,中西融合型画家们的山水写生,在20世纪下半叶具有向传统审美回归的趋势。
综上,我们发现20世纪的山水画写生,总体呈现为传统型画家由世纪初的表现传统人文意识向表现现实生活的转变,这是山水画由古代转向现代的一个表征,是山水画写生理念的转变。主张中西融合的画家们在世纪初就以现代视角切入山水写生,因为中西方绘画系统的巨大差异,使得世纪初的这一脉山水写生总有些“夹生饭”的感觉。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中西融合型的山水画家们在写生时特别注重对传统精神内蕴的追求,并在具体画法方面亦有对中国传统绘画体系吸收和借鉴,比如李可染的“以大观小”法等。这种由西方转向东方的现象,是山水画写生理念的又一种转变。可见,20世纪山水写生理念的转变,不仅受到社会现实所造成文化语境的影响,艺术形式语言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规律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尤德民 【宏村】
45cm×33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刘三姐对歌台】
68cm×46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西递村口】
33cm×55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烟雨皖南】
33cm×45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桂林印象之一】
68cm×46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西递雨意】
55cm×57cm 纸本设色 2025
尤德民【九渡山村】
33cmX45cm 纸本设色 2024
尤德民【空山秋气清】
45cmX33cm 纸本设色 2024
尤德民【雨亦奇】
33cmX45cm 纸本设色 2024
尤德民【晴雪】
34cmX34cm 纸本设色 2024
尤德民【山静似太古】
136x68cm 纸本设色 2024
(请横屏观看)
尤德民【山水系列之三 】
19x136cm 2025
......
学术主持
陈子游
Chen Ziyou
《中国艺术家年鉴书系》主编、撰稿人、画家
策展人
王一迪
Wang Yidi
曾用名:王韵儒
独立策展人
北京方阵艺术馆馆长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艺术顾问
学习于中央美术学院炒股配资平台开户,导师易英先生
发布于:北京市和兴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